Quantcast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3

翻版! 异国街区

近年来,国内涌入许多新移民及外籍移工,他们将家乡的生活方式移植到台湾,逐渐形成许多自成一格的异国街区与商圈,象是台北西门町有美国街、中山北路有菲律宾街区与日式条通、北平西路有印尼街、木栅有越南街、五分埔则是韩国货的大本营。这些异国街区不仅为新住民一解乡愁,更展现出台北市文化包容的开阔胸襟,也是台北市蔚为国际都市的魅力之一。 

印菲越街区,热情东南亚风情

从1992年国内正式开放引进外劳後,印尼、菲律宾劳工大举来台,每逢假日,中山北路一段、北平西路交叉口附近和中山北路三段圣多福教堂周边,挤满了与朋友聚会、买家乡商品、唱卡拉OK的外籍移工,彷若复制了一处小东南亚般,成了台北市最特别的假日风景。

位於台北天成大饭店後方的北平西路上,短短不到100公尺的街道,一家家商店高挂印尼文招牌,有小吃摊、服装店、货运公司、贩卖印尼文杂志和零食等的杂货铺,应有尽有,这里正是人称的「印尼街」,印尼籍移工最爱在假日到这儿吃自助餐、唱卡拉OK,享受难得的假日时光。

到印尼街,吃道地印尼餐最适合不过。其中炸蔬菜饼(goreng sayuran)是印尼常见小吃,将蔬菜裹上面粉後油炸,沾上以各种辣椒磨成的辣椒酱吃,香脆可口;另一道「烤肉串」(banggang sate)也是传统印尼美食,选用羊肉、牛肉、鸡肉等制成烤肉串,抹上花生酱、椰子酱调制的酱料吃,肉质特别鲜甜。不必远渡重洋到印尼,在台北也能吃到便宜可口的道地印尼菜。

视线转到中山北路三段,兴建於1957年的圣多福教堂,早年本是服务居住在教会周围的美军顾问团,以英文弥撒为主,自合法引进国外移工後,教堂除了英语之外,周日也安排两场以菲律宾塔加禄语进行的弥撒,也因此有许多菲籍移工以此地做为信仰中心,每逢假日便来此做礼拜。

看上每逢假日移工在此聚集的商机,教堂周围陆续出现以东南亚商品为主的店家,象是在标榜进口越南、印尼、泰国、菲律宾等地产品的「EEC」超商店内,可买到很受民众喜爱的泰国妈妈(MAMA)牌南洋风味方便面。中山北路、农安街口的金万万名店城,里头囊括了手机通讯行、汇兑公司、美容院、书店、服装店……,宛如一座购物中心。

喜爱尝鲜的饕客来到金万万,几样特色零食很值得一尝,其中将猪皮切成条状後,再以高温油炸至金黄的「炸猪皮(Chicacharom)」当为首选,菲国人品尝时习惯沾醋或辣酱食用,尝起来酥脆可口,象是吃虾饼一样,当零嘴吃令人欲罢不能。另外,菲律宾马来糕松软不会太甜,也是推荐点心之一。商城里还有3C产品和网咖,让菲律宾移工可以和家乡的亲人用视讯聊天,是排解思乡愁绪的最佳良方。

除了菲律宾区、印尼街外,台北市木栅的安康社区一带,聚居越南战争後迁居来台的越南华侨,他们在此落地生根并开店谋生,其中开元街的「文如食品」是台北市第一家越南商店,贩卖鱼露、虾酱、香兰叶、越南甜点、越南金饰等越南食品或用品,吸引越南人士及华侨购买,以解乡情。

因为口耳相传,越南人远道来此购买,开元街周边陆续开起越南餐厅或商店,形成着名的越南街。到这里不但可以买到越南货,还可品尝到道地越南家乡味。象是越南豆浆,除了黄豆再加上香兰叶,磨成绿色豆浆,适合早餐食用;着名的越南法国面包,每家配料不同,有些放入蒸肉团、鸡丝、小黄瓜、香菜、红萝卜、白萝卜、猪肉等配料,非常可口。还有越式春卷、鱼酸汤等,都是道地越南风味餐,这也让「吃」成了体验越南街异国风情的最大收获。 

日式条通,品尝深夜料理

中山北路不只有东南亚街区文化,位於中山北路一段,还保有日治时期留下的「条通」文化,是不少日本观光客来台北必访的地点,也是台北人感受日式文化的首选之地。

在日语中,「条」是记数的单位,「通」则是道路的意思,日治时期,在台日籍人士为了一解思乡之苦,便将日本古都的「条通」设计移植到台北,在当时称为「大正町」的中山北路以东、新生北路以西、南京东路以南、市民大道以北一带规划出「一条通」至「九条通」的道路。当时此区域多为官员宿舍,属于高级住宅区,光复後仍有许多日本人在此经营日本料理店和居酒屋,保留下日式条通的面貌。

六○年代中日两国合作频繁,在这里发展出不少高档餐饮,有日风浓浓的居酒屋、怀石料理,也吃得到如关东煮、鳗鱼饭、烧肉等日式家常菜,巷弄终日飘散着日本的味道,更曾是台北高档餐饮指标。至今,即使当年来台的日本官员早已离去,中山北路仍漫溢着独特的异国情调。

条通里最受欢迎的异国美食当属日式料理。七条通的肥前屋,是饕客最爱的排队美食,必点的鳗鱼饭以日式传统制法烹调,鱼肉鲜嫩、肥美,甜香酱汁流入饭中很是诱人。另一家「尚更」,主打日本四国香川县最着称的手打乌龙面,面体滑溜入口有嚼劲,连日本客人都赞不绝口。有机会到台北,不妨到中山北路走走,享受台北市最特别的日式风情! 

西门町美国街,最潮最炫行头

有别於因历史及移工而来的日本条通、印菲越街区,位於西门町的美国街则是为了迎合年轻人流行风潮应运而生。

早年因台北市政府执行西门徒步区扩大计划,西门町进行周围区域改造,包括更新道路铺面、绿化植裁、强化夜间照明、设置信息展览板等,提供年轻人更多元的活动空间,因此陆续出现了技术单车、滑板,以及涂鸦壁画等美式风格的运动与创作;特别是电影公园周边范围,更成为年轻人打篮球、跳街舞、买潮服的首选之处。

与电影公园相连的昆明街96巷,远远地便可见巷口「美国街」招牌,走进巷内,随处可见美国街头元素,数十家服饰店,风格各异,有二手衣饰专卖店、走嘻哈风、摇滚风,帽子、T恤、外套、垮裤及各式配件,几乎所有最潮最有个性的行头在这儿都能找到,满是浓浓的美式风格。走到巷底,通往电影公园一路的墙面上,尽是最流行的街头涂鸦艺术,色彩鲜明画风大胆,让人恍若置身美国街头。

不少人逛美国街,不单是看上流行有个性的潮店,更看上街上几家独一无二的二手店。早年的美国街,多贩售二手古着商品,可以看到很多古董级服饰,享受挖宝的乐趣。象是六、七○年代手工服,还有布面磨得透白斑驳的陈年牛仔裤,不少衣裤因为型号跟布料皆是时下难寻的古董,在古着爱好者的眼里,甚至比新的更有价值。除了二手店,美国街上更多是台湾设计师的自创品牌,还有引自美国、香港的潮牌个性商品,让年轻人可以买到不会撞衫的特色服饰。 

五分埔韩货区,感受韩流

位於现今台北市精华区的五分埔,清朝时期本是平埔族麻里锡口社的活动范围;之后当地居民把零碎或滞销布料,简单加工接缀成内衣裤、童装或工作服,供路边摊及零售店贩卖,后来这里便发展成台北地区成衣加工区的大本营。而今,五分埔早已成了台北最大的成衣批发市场,有近千家的成衣业者在此聚集,创造出属于流行服饰的经济奇蹟。

一般来说,五分埔的货源除了部分为国内自产,其它多来自於大陆、日、韩、港、泰、新等地,由于服饰流行且物美价廉,吸引不少年轻族群前来血拚。而且因为款式令人目不暇给,且可依照个人风格随意搭配,被认为花小钱就可以创造时尚流行而大受欢迎,据说就连美国NBA篮球明星卡特与天后级歌手孙燕姿来台,都曾到五分埔采购。

五分埔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店家会视潮流调整进货方向。尤其近年来韩剧蔚然成风,不仅K-POP席卷乐迷,韩风时尚更是最IN的时尚,五分埔的商店当然立刻跟进。很多店家的服饰标榜全是从韩国空运而来的正韩货(Made in Korea),让五分埔一举成为着名的韩货集散地。

在广阔的五分埔商圈里,专售韩风时尚的店家不少,有五街之称的永吉路443巷5弄、459巷7弄及491巷5弄,以日韩风为主力,欧美嘻哈风、庞克风的店家为辅 ,可说是五分埔里最「潮」的一条街,邻近的七街虽有部分韩货店,但较不及五街集中。至于作为主要干道的永吉路443巷则是少女们的最爱,服饰多偏日系及港韩风格,而喜欢端庄、优雅风格的OL,建议到松山路119巷走走,这儿的衣服较中规中矩,适合上班族穿着。

五分埔的服饰品项多、价格实惠,多数店家每周到韩国批新货品,因此五分埔的流行服饰汰换率快,赶流行的人不妨常来此寻宝。

为解乡愁而成的日式条通、东南亚风情街区,或是跟随潮流而生的美国街、吹起韩风的五分埔,都让台北姿态万千。气候宜人的四月天,换上轻装,快穿着舒适的鞋,把胃空些位子,不必坐上飞机,就能游走异国街道,体验异国文化,更深刻感受这个城市的「混搭」风情。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翻版! 异国街区

翻版! 异国街区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翻版! 异国街区

翻版! 异国街区

Image may be NSFW.
Clik here to view.
翻版! 异国街区

翻版! 异国街区

u相关信息

●EEC 地址:中山北路3段39号 电话:2596-28889 

●金万万名店城 地址:中山北路3段25号 

●文如食品 地址:开元街22号 电话:2936-8281 

●肥前屋 地址:中山北路1段121巷13之2号 电话:2562-8701 

●尚更  地址:中山北路1段121巷1号  电话:2511-2146

 文/李宽心 摄影/杨志雄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323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