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对于人们而言是一种心灵的释放,南台湾的高雄近年来因为爱河的魅力和捷运等绿色交通带来便捷,吸引来自国内外观光人次不断突破新高。但高雄不只是有河港交织之美和佛光山、莲池潭等知名景点的号召力,绵延的滨海地带和秀丽的山峦及如同隐藏版的聚落秘境,都十分适合背包客上山下海,尽情体验,而巷仔内的美食更是旅行中不可或缺的享受。
高雄城市书写的书籍引领读者认识多样的高雄。(图∕徐世雄 摄)
特别是在高雄县市合并之后,吸引美食家、文史工作者、旅行家投入高雄旅行的书写。刚刚上市的《大高雄美食攻略完全制霸》和《高雄,慢‧漫游》,稍早时候出版的《光影上路》、《高雄找庙趣---寻访年轻城市的信仰足迹》4本不同类型的高雄城市书,就是用「巷仔内」的眼光和策略,带领读者成为「懂高雄」的达人!
《大高雄美食攻略完全制霸》 1000大美食一网打尽
《大高雄美食攻略完全制霸》带你嚐遍高雄特色美食。(图∕鲍忠晖 提供)
高雄是全台五都范围最大的辖区,丰富的山、海、河风貌,透过交通资源的集成,让游客来到高雄,除了搭乘捷运之外,也可以透过六大转运站和文化、观光公交车等绿色交通运具,深入冈山、大树、旗山、美浓、甲仙、六龟等农特产产地,全年都有机会品嚐到各种结合当地食材的特色料理。《大高雄美食攻略完全制霸》不但蒐罗了捷运沿线各大商圈以及网络热烈讨论的小吃美味,更进一歩扩及山线、海线,深度采访在地人才熟知的巷弄美食共汇集1000家小吃,超过1591道在地美食,让饕客们走到哪里都有美食报马仔随侍在侧。
内门总铺师的办桌菜名闻遐迩。(图∕张简英豪 摄)
来到高雄海线最北的茄萣区,除了欣赏情人码头的黄昏景致外,一定不能错过兴达港观光鱼市,鱼市每天下午2点就开市,假日则提早到中午12:00,由于兴达港是远洋渔业的重镇,所以远洋近海鱼种都有,许多餐厅也有代客料理的服务;渔产小吃更是应有尽有,新鲜现煮的虱目鱼丸、富含蛋白质的美容圣品鲷鱼皮、煮小卷、炸海鲜、生鱼片,只要走进观光鱼市,招呼试吃的声音更是不绝於耳,不受诱惑几乎不可能。
到兴达港可以品嚐到各式海味料理。(图∕墨刻出版股分有限公司 提供)
高雄从平地到山林,有世界冠军面包的烘焙香气、四季飘香的冈山羊肉炉、内门总铺师的澎湃大菜、田寮月世界的泥火山鸡,还有桃源、茂林、那玛夏的原民风味餐、旗山的香蕉冰、美浓客家菜等招牌料理,其中还不乏隐藏在山林间的特色餐厅,大啖美食之余,还能享受悠闲的渡假氛围。
如果是初次到高雄,沿着红、橘两线捷运的各大景点,通常都伴随着的美食聚落,此书扣着旅行者的脚步,将高雄美食地图划分为捷运红线商圈、捷运橘线商圈、海线和山线四大区块。
丰富多样的高雄食文化挑动饕客的味蕾。(图∕张简英豪 摄‧张笕 摄‧墨刻出版股分有限公司提供)
跟着捷运红线走,一路从小港机场到南冈山站周边,就多达13个商圈据点,光是囊括大江南北美食的左营,就可以从每天限量手工制作的金华酥饼吃到刘家酸菜白肉锅;桥头糖厂周边还有全台网络票选的状元肉燥饭。而橘在线七大美食商圈,从东方的凤山站和大东站到西方的盐埕站、西子湾站周边都有古早味美食小吃。
《大高雄美食攻略完全制霸》带大家吃透各式古早小吃、创意料理、大宴小酌的名店!
《高雄,慢‧漫游》 8路高雄小旅行
《高雄,慢‧漫游》带你体验城市中被忽略的景点。(图∕徐世雄 摄)
旅行也可以离开人潮拥挤的路径,漫步山城秘境,在阅读、探索和按图索骥的旅程中,带回属于自己的高雄故事。
就像六龟,对许多而言人,停留在温泉胜地的印象,八八风灾之后,观光业受到相当大的冲击,但六龟当地社区仍本着奋起的精神,从风灾中站起来,展现更多样的地方资源和人文之美。
六龟苏罗婆五九特区生态步道,就是一个在八八风灾之后崛起的体验据点,早先当地人都未必知道,因为这原本是一处私人的生态林园,灾後主人邓瑞龙为了回应地方发展深度旅游的需要,才把这处秘境提供出来。但为了维护步道的生态品质,每天只接受80人次申请入园,短短500公尺的步道,除了丰富的植物林相和龙眼、芒果、橄榄、梅树、爱玉等经济作物,处处都展现充分利用自然素材的工法智慧,两座竹麻粗工技法搭建的竹桥,也是出自邓瑞龙亲力亲为。
六龟苏罗婆五九特区生态步道生态与林相十分丰富。(图∕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新自然主义出版 提供 摄影:苏福男)
《高雄,慢‧漫游》就是这样一本经由多位作者深入8条小旅行路线的旅游文学书,其中包括古老而庶民的凤山新旧双城、宛若宫崎骏动画场景重现的桥头糖厂、细腻工艺与优雅古宅洋溢高屏溪大河人文的大树果乡、河海湿地交错的疗愈系小渔港梓官蚵仔寮、楠梓仙溪畔百年前油矿、樟脑、制糖、伐木产业重镇甲仙、在寿山国家自然公园由南向北沿着海岸纵走、不需要阿波罗11号就能造访荒山奇景的月世界恶地形和六龟老石匠师花几十年时间手工打造的石板生态步道。
大岗山一线天是高雄人的私房景点。(图∕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新自然主义出版 提供 摄影:陈志鹏)
柴山海岸、月世界、桥头糖厂的地理人文可让游者细细品味。(上图∕张简英豪 摄‧中下图∕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新自然主义出版 提供 摄影:苏福男、李建霖)
「位於楠梓仙溪、文化走廊上的甲仙,不只能够吃到料好实在的芋头冰,它同时也是百年前府城往内山的必经之地,因为伐木、焗脑、油矿与糖业的兴起而发达」,跟着书中的指引,就可以寻访到这条提炼樟脑油、采矿的油井文化路径。
8条小旅行的路线,在达人的穿针引线下,搭配人文气息的手绘地图,不但描绘了作者的旅行途径,更处处流露人与土地的关系,还有游程建议和交通方式,虽说是轻旅行,其实很有份量。
如果可以再多停留一会儿,多深入一点点,就让《高雄,慢‧漫游》带路吧!
《光影上路》影迷追追追
《光影上路》以电影眼看高雄。(图∕徐世雄 摄)
2013年7月以世界第一面包师傅吴宝春为故事蓝本拍摄的《世界第一(麦方)》在高雄首映,吴宝春为电影站台时,还在现场发送红豆面包给观影人品嚐,让感动的滋味,不只看得到,也吃得到。其实早在电影上映前,位在高雄市政府正对面的吴宝春面包坊,早就是许多游客的美食朝圣据点,如今有电影加持,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影迷前来造访。
电影《世界第一(麦方)》以高雄吴宝春师傅的故事为蓝本进行拍摄。(图∕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拍片支持中心 提供)
从电视剧《痞子英雄》播出后,高雄港市的摩登壮阔,就吸引一大票视影迷到访高雄,找寻电影中的魅力景点,再加上市府祭出多项奖励拍片的措施,剧组纷纷南下取景,用光影留下高雄的影像,写在地的故事,就算是高雄人也会为了影像中既熟悉又彷佛陌生的场景着迷。
今年4月出版的《光影上路》就是一本带人走进高雄拍片场景的故事书。
高雄影视产业的兴起让更多高雄场景呈现在观众眼前。(上图∕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拍片支持中心 提供‧中下图∕史乾佑、张简英豪 摄)
就从海洋说起吧!翻开《光影上路》第36页,作者蓝祖蔚这样写着:台湾四面环海,可是有关海的电影微乎其微。但港阔水深的高雄港提供了各种可能性,全看创作者如何找寻自己的角度。
他接着说,李佑宁导演选择了高度─《爷爷的家》他带领摄影师和演员爬到了旗津灯塔上,以灯塔工人的三代亲情,串连成一出从矛盾对立的父子关系演变出来的似远实近的祖孙亲情。
戴立忍导演选择了深度─《不能没有你》介绍了洗船工人的行业,成就了旧海港工业的手工劳务素描。
蔡岳勳导演选择了漂流─唯有出海,才能漂流,唯有漂流,才见得海天壮阔。从《痞子英雄》到《痞子英雄首部曲》,黄渤带着两个小兄弟开着小艇纵横大海,一闪闪过大轮船的场景,同样也书写下台湾电影的新页。
《光影上路》里的海洋不是浪漫黄昏夕阳,不是平静的粼粼波光,而是充满历练的生命场景,带读者走进红毛港的前世今生,走过前镇渔港,也走进60年代的哈玛星渔港。
资深影评人蓝祖蔚在《光影上路》里,透过公路旅行的文学书写,公开高雄电影拍摄场景及旅游地图,介绍台1线和台28线的电影景点,包括在桥头所拍摄的《女朋友。男朋友》、旗山与美浓拍摄的《爱的面包魂》,超过30部影片的高雄风景长短调,吸引读者进入全然不同的桥头糖厂、月世界、旗美小镇,让观光客深度体验属于高雄、属于电影的人文旅行。
高雄已成为电影人热爱的拍片城市。(图∕高雄市政府文化局拍片支持中心 提供)
这本关于高雄与电影的深度对话,也献给爱电影、爱旅行、爱文学的影迷。现在先去旅行?还是先看电影?
《高雄找庙趣---寻访年轻城市的信仰足迹》宗教美学之旅
《高雄找庙趣》让读者对高雄的寺庙有更深层的认识。(图∕徐世雄 摄)
庙宇是常民生活的起点,是在地人民生活情感交换中心,而庙埕聚集的摊贩,也永远是当地小吃的指标。象是凤山龙山寺附近就有市集和夜市;旗山天后宫与老街美食紧密相连,作醮时就连老街上的荤食也配合歇业;旗後天后宫上的庙前街更是人声鼎沸;哈玛星代天宫前则是具有悠久历史的美食广场,愈是有历史的庙,愈是和民众的生活紧密相连,也会留下许许多多文物与传说。
除了闽南人的主流信仰─佛教、道教中主祀的佛祖及妈祖信仰之外,客家族群的信仰也非常普遍,特别是到了全国知名的观光小镇美浓,更以「庄头伯公」成为信仰的特色。就像《高雄找庙趣---寻访年轻城市的信仰足迹》作者郭丽娟所说的,「在美浓─田地里、公路旁甚至古蹟城门附近,到处都可看到『坟墓』感到不解,其实很多是『伯公坛』(土地公庙),是南部六堆地区特殊的型制,当地甚至还有全台仅有3座、负责把守水口的『里社真官』。」
旗後天后宫与美浓的里社真官伯公坛都有深厚的历史人文内涵。(图∕张简英豪 摄‧美浓区公所 提供)
美浓区3座「里社真官」伯公分别位於弥浓里、龙肚里、九芎林里,都在庄内出水口处,而且都面向聚落,有把持水口守护乡里之意。除了「里社真官」,美浓的伯公信仰,依伯公的不同职守,还有开垦立足奠基的开基伯公、专守聚落的山凹伯公、在住家周边的井头伯公、庄中的庄头伯公、夥房入口的夥房伯公等。
去年出版的《高雄找庙趣---寻访年轻城市的信仰足迹》里所介绍的庙宇,不在知名度,也不在庙宇本身的规模,作者郭丽娟走访了11处和高雄聚落发展有深厚渊源的庙宇,包括了国定古蹟凤山龙山寺、市定古蹟旗後、楠梓、旗山3座天后宫,还有属于客家特色、较少人熟知的庄头伯公和全台仅有3座的美浓里社真官、日治时期创建的广善堂与五谷宫,及以宫内诸多彩绘、剪黏等艺术闻名的高雄哈玛星代天宫。
哈玛星代天宫与旗山天后宫的彩绘值得细细品味。(图∕徐世雄 摄‧张笕 摄)
素爱自助旅行的郭丽娟,以主观视线笔调,边「看」边「说」故事方式,藉一一爬梳建筑格局与装饰工艺,让民众到寺庙祈福参拜的同时,也能从古蹟、历史建筑的角度欣赏古蹟庙宇的工艺之美,进一步了解主祀神佛与地方发展的关系,「图随文走」的版面编排,让大家不会有入宝山空手而归的遗憾。